《氣象災害》自然災害PPT課件
第一部分內容:課標闡釋
1.運用資料,說明水文災害、氣象災害成災的原因及分布。(綜合思維)
2.結合實例,說明水文災害、氣象災害對人類的主要危害。(地理實踐力)
... ... ...
氣象災害PPT,第二部分內容:新知預習
一、洪澇災害
1.概念
因連續(xù)性的降水或短時強降水導致江河洪水泛濫,或積水淹沒低洼土地,造成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的一種災害。
2.分布
(1)氣候因素:主要分布于亞熱帶季風區(qū)、亞熱帶濕潤氣候區(qū)、溫帶季風氣候區(qū)、溫帶海洋性氣候區(qū)。
(2)地形因素:沿河、沿海地勢低洼地區(qū)。
3.危害
(1)淹沒農田、聚落等,破壞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礎設施,造成人員傷亡、農作物減產、交通受阻、人畜飲水困難等。
(2)引發(fā)河流泥沙淤塞、水土流失等生態(tài)問題。
(3)過后易發(fā)疫情,威脅人類身體健康。
4.我國洪澇災害的分布
主要分布在東部季風區(qū)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以及廣大山區(qū)。
鏈接生活洪水是否一定形成洪災?
提示不一定。只有洪水溢出或者沖垮河岸、湖岸,給人類生產、生活帶來災害時,才形成洪災。
二、干旱災害
1.干旱與干旱災害
干旱是因長時間無降水或降水異常偏少造成的空氣干燥、土壤缺水的現象。當干旱持續(xù)時間較長,影響人類的生活和生產時,稱為干旱災害。
2.旱災頻發(fā)地區(qū)
非洲、亞洲和大洋洲的內陸地區(qū),其中以非洲最嚴重。
3.旱災的危害
(1)易造成農作物大量減產甚至絕產;
(2)影響牧草生長,加劇草場退化和沙漠化;
(3)引發(fā)水資源短缺,造成人畜飲水困難,甚至影響經濟發(fā)展乃至社會穩(wěn)定。
(4)易引發(fā)沙塵暴、火災、蟲災等災害。
4.我國旱災的成因及分布
(1)成因:東部季風區(qū)降水季節(jié)變化、年際變化大。
(2)多發(fā)區(qū):華北、華南、西南和江淮,尤以華北地區(qū)最頻繁、影響最嚴重。
鏈接生活華北地區(qū)冬季降水比春季少,為什么我們不說它“冬旱”更為嚴重?
提示春季正值冬小麥返青季節(jié),需水量大,降水少可能嚴重影響小麥的生長;冬季,春小麥越冬,處在休眠狀態(tài),降水少不影響小麥的生長與收成,因此不造成災害。
三、臺風災害
1.概念
在熱帶或副熱帶洋面上形成并強烈發(fā)展的大氣旋渦,中心附近最大風力在12級以上。
2.結構
臺風眼、旋渦風雨區(qū)和外圍大風區(qū)。
3.危害
(1)狂風能吹倒房屋,拔起大樹,破壞交通、通信設施等;
(2)暴雨會引發(fā)洪水、滑坡、泥石流等災害,并危害近海養(yǎng)殖;
(3)風暴潮侵蝕海岸,破壞海堤,造成海水倒灌。
4.我國臺風災害時空分布
臺風災害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qū),多發(fā)于夏秋季節(jié)。
... ... ...
氣象災害PPT,第三部分內容:自主檢測
1.判斷正誤
(1)長江流域發(fā)生洪水與人類活動無關。 ( )
(2)洪澇只發(fā)生在季風氣候區(qū),其他氣候區(qū)沒有。 ( )
(3)我國西北地區(qū)是干旱災害的重災區(qū)。 ( )
(4)旱災可能引發(fā)社會動蕩,導致地區(qū)經濟發(fā)展受阻。 ( )
(5)在臺風眼地區(qū),風力極大,能夠摧毀房屋樹木。 ( )
(6)臺風災害主要發(fā)生在沿海地區(qū),長江三角洲往往受災最嚴重。 ( )
(7)寒潮在春季時往往會對農作物生長造成危害,使農作物減產。 ( )
答案(1)× (2)× (3)× (4)√ (5)× (6)× (7)√
2.下列不屬于該河中下游地區(qū)多洪澇災害的原因的是( )
A.降水集中 B.地勢低平
C.水庫較多 D.支流眾多
3.若圖示區(qū)域雨季正常時間出現,則下列有關該區(qū)域洪澇災害危害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淹沒村莊,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
B.淹沒耕地,造成冬小麥減產或絕收
C.沖毀公路、鐵路,導致交通中斷
D.沖毀供水、供電設施,導致停水停電
解析第2題,該河中下游地區(qū)多洪澇災害的原因是地勢低平,排水不暢;降水集中于夏季,且多暴雨;支流眾多,上游來水量大。水庫多,可調節(jié)洪水,不容易發(fā)生洪澇災害,故選C。第3題,圖示區(qū)域雨季正常出現時間為7、8月份,此時該區(qū)域種植的冬小麥早已收割,故不會造成冬小麥減產或絕收。
答案2.C 3.B
4.關于寒潮的正確敘述是( )
①寒潮造成災害最嚴重的季節(jié)是冬季 ②寒潮是指強烈的冷高壓活動帶來的強冷空氣侵襲時,形成的災害性天氣、壑矘湓炝质欠烙钡挠行Х椒ā、芎比肭謺r,會產生劇烈的降溫、大風和降水等天氣現象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解析寒潮是指強烈的冷高壓活動帶來的強冷空氣侵襲時形成的災害性天氣,寒潮入侵時會產生劇烈的降溫、大風和降水等天氣現象,②④正確。寒潮造成災害最嚴重的季節(jié)是秋末冬初或冬末春初,①錯誤;植樹造林不能防御寒潮,③錯誤。故選C。
答案C
... ... ...
氣象災害PPT,第四部分內容:課堂探究
洪澇災害
問題探究
2018年1月15日新華社電 長江水利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向社會通報,去年汛期長江流域強降雨持續(xù)時間長、覆蓋范圍廣、累計雨量大。長江1號洪水發(fā)生的6月底至7月初,主雨帶長時間穩(wěn)定在中下游干流以南地區(qū),導致洞庭湖和鄱陽湖地區(qū)降雨較歷史同期偏多五成以上,部分支流偏多一倍以上;湖南、江西兩省累計雨量分別列1961年有連續(xù)資料以來同期第1、2位,多站降雨量超歷史紀錄,進而引發(fā)中游特大洪水。
結合材料探究:
試分析湖南、江西地區(qū)暴雨洪澇災害多發(fā)的原因。
提示①湖南、江西處于季風區(qū),降水集中,且多暴雨;②湖南、江西地形以平原為主,地形平坦,水流緩慢;③圍湖造田,湖面縮減,蓄洪能力差;④河流中上游地區(qū)植被破壞,水土流失,泥沙淤積河湖庫,泄洪能力弱。
名師精講
我國季風氣候對洪澇災害形成的影響
1.夏季風的進退與降水的關系
2.夏季風強弱與降水
夏季風強的年份,鋒面雨帶迅速推移到北方,北方降水多,形成澇災;南方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降水少,多旱災。夏季風弱的年份,鋒面雨帶長期控制南方,南方降水多,形成澇災;北方受單一氣團控制,多旱災。
技巧歸納
河流洪澇災害的成因分析
(1)自然原因:主要從三個方面考慮,即水系特征(水系形狀、流域面積等)、氣候(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地形(地勢低平,排水不暢)。
(2)人為原因:主要從植被破壞、圍湖造田方面考慮。(以長江流域為例)
典例剖析
例題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2018年8月18日,受第18號臺風“溫比亞”影響,淮河流域沂沭泗水系的沂河、沭河出現明顯漲水過程,沭河干流控制站重溝水文站20日8時14分流量漲至2 250米3/秒,為沭河2018年第1號洪水。
材料二 據水文資料統(tǒng)計,20世紀以來淮河流域發(fā)生的大洪水有17次之多。
材料三 淮河干流發(fā)源于河南省桐柏山,由西向東流入洪澤湖。出洪澤湖后分為兩支:一支經高郵湖、邵伯湖在江蘇省揚州市東南流入長江;另一支經蘇北灌溉總渠流入黃海。干流全長約1 000千米。南岸主要支流有史灌河、淠河,均發(fā)源于大別山。北岸主要支流有洪汝河、沙潁河、渦河、新汴河、沭河等。下圖為淮河主要水系圖。
... ... ...
氣象災害PPT,第五部分內容:當堂檢測
1.下列關于圖中自然災害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主要發(fā)生在以地下水補給為主的地區(qū)
B.集中在中高緯度地區(qū)
C.發(fā)生在地形陡峻地區(qū)
D.多發(fā)生在河流中下游地區(qū)的河流兩岸
解析圖示自然災害為洪澇災害,多發(fā)生在河流中下游地區(qū)的河流兩岸,因地勢低洼,排水不暢,易發(fā)生洪澇災害,故D正確。
答案D
2.該圖自然災害的致災因子是( )
A.泥石流 B.風暴潮 C.干旱 D.鹽漬化
3.該自然災害造成的危害是( )
A.吞沒城鎮(zhèn)、道路和田園
B.人畜用水和工農業(yè)生產用水困難
C.交通、輸電、輸水線路中斷
D.有害生物大規(guī)模繁殖,毀壞農作物
解析第2題,讀圖可知,該災害是旱災,致災因子是干旱。第3題,旱災會危及人和動植物的生存,使人畜用水和工農業(yè)生產用水困難。
答案2.C 3.B
5.臺風“山竹”( )
A.影響的省級行政區(qū)中對廣東省危害較大
B.降低了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地下水位
C.使經過地區(qū)無線電短波通信中斷
D.能夠緩解長江中下游地區(qū)的伏旱
解析第4題,由圖示臺風強度等級可知,中心氣壓先降低后升高,一直在低緯度活動,風力先加大后減小,從強臺風級最終轉變?yōu)闊釒У蛪?C正確。第5題,臺風“山竹”臨近廣東時為超強臺風級,廣東沿海面積廣,受臺風危害最嚴重;臺風帶來強降水,提升了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地下水位;臺風帶來的狂風、暴雨會破壞通信設施,使經過地區(qū)的有線通信中斷,不會影響無線電短波通信;臺風“山竹”位于珠江流域,不能緩解長江中下游地區(qū)的伏旱。A正確。
答案4.C 5.A
... ... ...
關鍵詞: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PPT課件免費下載,氣象災害PPT下載,自然災害PPT下載,.PPT格式;